新中国75年建设辉煌成就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4-09-19 18:23

来源类型:水库菜汤 | 作者:Manker

【澳门金牛版正版资料大全免费】【新澳开奖记录今天结果】【2024年新澳门王中王资料】【管家婆最准一肖一码】【新澳彩开奖结果查询】【2024新澳门正版全年免费资料】【4949澳门免费资料大全特色】【2024今晚澳门特马开什么号】【二四六天天好彩资料】【2O24澳彩管家婆资料传真】
【494949澳门今晚开什么】 【2024新澳免费资料】 【2024新澳彩料免费资料】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取得这些伟大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形成了一条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坚持这条道路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自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一切,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但是当时,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新中国建立之初,由于没有搞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们只能“以俄为师”,依照苏联的经验办事。但我们党很快就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性,强调要“以苏为鉴”,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以党的八大为标志,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展开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独立自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我们面对过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凋敝、满目疮痍,遭遇过3年严重自然灾害,受到过西方国家的封锁、孤立,遭受过中苏关系破裂带来的巨大压力,也曾发生过“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错误。但是,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不断开辟前行的道路。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持续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形成和积累了一系列正确认识和重要经验。这些都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功开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施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受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严重洪涝灾害、2003年“非典”疫病灾害、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严峻考验和挑战。通过持续努力和奋斗,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

2012年11月,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标志,拉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幕,奏响了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乐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沉着应对国际国内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有效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取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

总之,经过75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篇章。中国人民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崩溃论”的崩溃。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展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在经济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新中国以其坚韧不拔的决心和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到开放富强的历史性跨越,为全球经济发展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回望过往,新中国在经济建设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想当初新中国刚刚建立,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与困境,激发了人民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勇往直前的决心,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们不仅成功摆脱了贫困落后的局面,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伟大成就,是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中国力量。从最初的引进外资、学习先进技术,到如今的自主创新、引领潮流,新中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这些成就展示了我们经济的强大实力,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赞誉。

在政治建设方面,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致力于构建符合国情、顺应民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一伟大进程体现了国家的坚定意志,更展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我们的政治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从最初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到后来的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的逐步完善,每一步都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都彰显着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目标。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得人民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拥有了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参与权,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在政治建设中还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政治体制和机制。例如,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使政治体制更加科学、高效、透明;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法律成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有力武器,使之适应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新中国致力于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开展文化节庆活动等多种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新中国也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不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发展新模式。在文学、艺术、影视、音乐等领域,新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新中国积极开展文化外交,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参加国际文化展览、开展文化旅游等多种形式,新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为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广泛的赞誉和尊重。可以说,新中国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多样性和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文化建设,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在社会建设的辉煌篇章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和谐的社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致力于打破旧社会的束缚,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环境。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教育、医疗、社保等关键领域,我们加大投入,深化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同时,新中国还积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们关注弱势群体,加大扶贫力度,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新中国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财富。正是这样的努力,使得新中国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谐稳定的社会,让人民群众过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新中国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动社会进步,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加美好的改革发展成果。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国家发展的全过程。我们深知,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关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和子孙后代的未来。因此,我们坚定不移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让美丽中国从蓝图变为现实。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我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力度,确保生态环保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使大家都认识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保护。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我们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重新焕发。

正是这些不懈努力和坚定决心,让我们看到了美丽中国的曙光。如今的中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美丽中国将成为现实,成为我们共同的骄傲和自豪。新中国的成就,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福音。这些成就充分证明了我们所走道路的正确性和优越性,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我们的事业更加繁荣昌盛。

一,新中国成立后取得哪些成就

祖国六十年的变化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六十年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楼房,淹没了许多人民,却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2007年年底,当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2008年5月,里氏高达8.0级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牵动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楼房,震碎了一颗颗逝世者家人的心,却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会变成小小的烦恼,再小的帮助乘以13亿,会变成大大的扶持.炎黄子孙会手挽手,心连心,克服一切困难!

六十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叔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08年,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访嫦娥和玉兔;同样是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十年来,中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以前,农村人知识很少,只知道劳作.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越来越普遍,连许多老年人都发奋学习.农业不仅用上了力气,同时也充分运用上了智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上了中学、大学,成为了建设祖国新一代的智囊团;以前,农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农村人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手机、彩电、冰箱……这些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了现实.以前,农村给人的印象是又脏又乱.一下雨,小路便成为了“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改革开放,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

我坚信,中国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2009年,我们的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放眼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从北京天安门升起,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表明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第二,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第三,宣告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一),建国六十年来,社会主义制度已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了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没收了大官僚垄断资本,通过土地改革,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作为阶级的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这就从根本上铲除了阶级剥削的根源,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现象;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消灭了剥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优点,从此全体人民有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人民利害相同、休戚与共,每个人的利益都依赖于国家、集体事业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建立起了同志式的协作关系.尽管在人民内部还有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局部的、暂时的,只要正确处理,就不难解决.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因此人们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是我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符合我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它经过全体人民的奋斗,一定能实现.对于这一点,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有着坚强的共同信念,并由此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我们的生产力能够高速度地向前发展.建国60年来,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工业的发展上,我们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半个多世纪走过的路程.我们的农业、交通运输、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实现“四化”创立了可以依靠的前进阵地.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还不完善,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挫折,出现反复,但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的进步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在日益显示出来,它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必将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左”倾路线,标志着“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的结束,开启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从那时以来的30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30年,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在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国人民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30年的改革开放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给中国带来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文革中一度濒临崩溃边缘的中国经济,到今天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老百姓从温饱不足到吃饱穿好,不少人还买房买车,到国外旅游.从抗震救灾中,从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中,从神七飞天太空行走中,我们进一步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30年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就是要让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实现伟大复兴.

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胡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党中央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制定和作出了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又为我们提出了振奋人心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一代接一代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一)、建国初-50年代:

1、建国第一年,就与苏0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提高了国际声誉;

4、1955年,参加印尼万隆召开的首届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二)、50-60年代:着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开展反对美苏两大霸权主义的国际斗争

三)、70年代:

1、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4、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产生重要影响

四)、改革开放以后: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巩固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2、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如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4、改善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

5、致力于地区和平稳定,如2001年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反恐外交.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农业成就?

农业方面:到1952年底,土改基本完成!到1958nian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但他是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我国农业又一次大发展,而今,农业税的免除更是为和谐农村的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部

农业技术 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9)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10)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11)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12)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13) 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二,从无法生产火柴到卫星上天,新中国成立30多年取得了什么伟大成就

1840年以来,英国人、法国人、八国联军、日本人纷至沓来,都盯上了中国这块肥肉,中国人在对战争中屡战屡败,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遭受列强外来侵略共计470多次,鲜有战胜外敌的记录。即便是取得胜利的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巨大,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把大清“天朝上国”的迷梦击了个粉碎,输给先发展起来的欧洲人也就罢了,竟然输给同在落后亚洲的日本人?中国人在国际上成了被歧视的对象。

直到朝鲜一战,中国人首次“御敌于国门之外”,在朝鲜的冰天雪地,狠狠教训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是新中国实实在在的的“立国之战”。直到那时候,中国人才在全世界面前站了起来,中国人说的话,他们得听。

朝鲜战争爆发后,周恩来总理通过印度驻华大使转达,警告美国:“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

美国人没当回事,麦克阿瑟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在美国人眼里,中国太弱了,这种威胁不用放在心上,他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中,中国政府警告美国军队不要越过北纬17度线,美国这次再也没有人敢把这一警告当耳旁风。因为抗美援朝战争表明,中国人说话是负责的,说了是算数的。

朝鲜战争后,苏联看到了中国的实力,从1953年5月起,逐步扩大对华援建项目,形成156项重点工程。这对中国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跟之后的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一起,打出了中国周边的国家安全,为国内大规模和平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沉重地打击美国对华封锁遏制政策,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

政治

在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第1976次全体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决议。

这项决议的主要内容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从1949年到1971年,短短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成为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就是“五常”之一,并且拥有了“一票否决权”。

中国从一个备受欺凌的小国、弱国,变成了能对当今国际事务发挥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大国、强国。

经济

1983年我国社会总产值11,052亿元,同完成国民经济恢复的1952年相比增长9.7倍,平均每年增长8%:国民收入4,673亿元,比1952年增长5.4倍,平均每年增长6.2%。

这个速度不仅是旧中国不曾有过的,而且在世界各国中也是少见的。即便是跟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的超高经济增速相比,也依然可圈可点。到1983年,中国的GDP从1949年的179亿美元,第13名,上升至2300亿美元,第8名。

从1950年到1983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1,634亿元,先后建成投产的有3,800多个大中型项目,数十万个小型项目;由于基本建设而新增的固定资产6,440亿元,相当于解放初期国营企业固定资产的27倍,为提高生产力、改变生产布局、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工业

1983年工业总产值6,088亿元,比1952年增长22.4倍,平均每年增长10.1%。其中,轻工业增长15.5倍,平均每年增长9.5%;重工业增长34.7倍,平均每年增长12.2%。有一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进入世界前列。

1983年,我国生产的棉纱、棉布、自行车、缝纫机等已居世界首位,水泥居世界第二位,原煤、化肥、硫酸等居世界第三位,钢居第四位,电居第六位,原油居第七位。

金灿荣教授经常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完成了工业化,当今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只有20个完成了工业化,掌握了现代制造业,很幸运,我们是其中一个。

这个地球上很多国家,是没有工业品生产能力的,用的产品基本都要依靠进口,就跟解放前的中国一模一样。

你知道洋娃娃、洋装、洋葱、洋芋、洋酒名称的来历吗?其实这些名字饱含着一段屈辱的历史。清末、民国时,中国市场充斥着“洋火”、“洋油”、“洋布”,当时虽然搞了洋务运动,但还是有很多产品我们生产不了,别说飞机轮船、就连一根蜡烛,一根铁钉、一支火柴我们都需要依赖进口,这些进口的外国货都被加上了一个“洋”字,那代表了中国当时孱弱的工业能力。

到上世纪80年代初,没有的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现代冶金设备制造业、采矿设备制造业、新式车床制造业以及国防工业都已建立和发展起来。

农业

解放后,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7亿亩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免除了农民每年向地主缴纳的3,500万吨粮食的地租,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旧中国农村几乎没有农业机械、化肥、电力,到1983年中国已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4,503万马力,大中型拖拉机84.1万台,手扶拖拉机275万台,排灌动力机械7,849万马力,载重汽车2.75万辆。

全国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34.1%,机电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6.6%。

1983年化肥施用量达1,660万吨,用电量达435.2亿度,柴油达700多万吨。

从1952年到1983年,农业总产值增长2.36倍,达3,121亿元。粮食产量从16,392万吨增加到38,728万吨,增长1.36倍。

这里插一句,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农业国,中国人却一直吃不饱肚子,直到1998年,中国政府才宣布,中国人吃饱了肚子,这是几千年来头一次。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教育

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国家培养出411万名大学毕业生。与此同时,还培养出722万名各类中等专业人才和242万名技术工人。儿童入学率由旧中国的20%提高到90%以上,文盲率由80%下降到22%。

要是没有这些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中国人,中国哪能培养出全世界最优秀的产业工人跟工程师?狠抓教育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

到1983年,我国科学技术已拥有一定的攻坚能力。“银河”亿次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发射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从深海发射运载火箭,以及发射试验通讯卫星定点成功,标志着我国自力更生地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医疗

1983年医院总床位211万张,比1952年增长12倍,其中直接为农村服务的占58.8%。解放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解放前在 4.5 亿居民中,有 5000 万人吸食鸦片,很令人心痛,但在民国,鸦片膏是硬通货,这个害人的东西毒害了多少中国人!让我们中国人戴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解放后呢?一夜之间,全国大烟鬼强制戒毒了。

我国人口死亡率由旧中国的25—33‰降低到7.1‰。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由旧中国的35岁提高到67.88岁(男66.43岁,女69.35岁),提高近一倍。建国三十五年来大体平均每年延长一岁寿命,这在世界上被认为是少有的成就。

其实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多年,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不容忽视,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那段时间中国人的艰苦奋斗,才有我们今天的一切。

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废墟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建国初期,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十分低下,综合实力十分弱小。60年后的今天,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世界第3位。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总量迅猛扩张,2008年超过了30万亿元,达到了300670亿元,年平均增长8.1%,而1961-2008年世界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3.6%。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9.8%,快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6.8个百分点。2008年的经济总量比1952年增加了77倍,2008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超过了1952年一年的总量。195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很小,1978年才达到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为6.4%,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居世界第3位。根据世界银行资料,折合成美元,我国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86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7.2%,日本的78.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4倍,我国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由1952年的119元上升到1978年的381元后,迅速提高到2008年的22698元,扣除价格因素,2008年比1952年增长32.4倍,年均增长6.5%,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8.6%。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0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277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在60年之内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985倍,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1951年上升到125亿元,达到3位数,此后经过27年的缓慢增长,1978年财政收入上升到1132亿元,达到四位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财政收入实现加速度增长,到1999年,财政收入增加了10多倍,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的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到2008年,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超过6万亿元,达到61317亿元,比1950年增长985倍。国家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外汇储备增加近14000倍,我国由长期以来的外汇短缺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1952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39亿美元,到1978年,也只增加到1.67亿美元。在改革开放初期,外汇储备的短缺局面依然没有明显改观。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外汇储备逐步由短缺走向富裕,1990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1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扩大到1946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商品和服务实现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

建国以后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短缺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需要。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大为增强,长期困扰我国的商品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历史。

农产品供给不仅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还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持。粮、棉、油、糖的发展变化最能体现建国以来我国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巨大进步。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只有11318万吨,人均209公斤;1978年粮食总产量缓慢增长到30477万吨,人均产量增加到319公斤。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农业的强力支持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使粮食产量进入快速增长期,1984年超过4亿吨,1996年超过5亿吨,2008年达到52871万吨,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3.7倍,人均产量增长91%;棉花产量1949年只有44.4万吨,1978年升至217万吨,2008年达749万吨,与1949年相比,增长15.9倍,人均产量增长5.9倍;油料产量1949年只有256万吨,1978年发展到522万吨,2008年达2953万吨,比1949年增长10.5倍,人均产量增长3.7倍;糖料产量1949年只有283万吨,1978年为2382万吨,2008年迅猛发展到13420万吨,与1949年相比,增长46.4倍,人均产量增长18.4倍。肉类、水果和水产品的迅速增长则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从量的满足到质的追求的变化过程。猪牛羊肉类产量1952年只有339万吨,人均5.9公斤,1978年产量865万吨,人均9.0公斤,2008年产量5337万吨,人均增加到40.3公斤;水果产量1949年120万吨,人均2.2公斤,1978年产量657万吨,人均6.9公斤,2008年产量19220万吨,人均145.1公斤;水产品产量1949年44.8万吨,人均0.8公斤,1978年产量465万吨,人均4.9公斤,2008年产量4896万吨,人均37.0公斤。

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短缺问题,而且还使我国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2008年与1949年相比,纱产量由32.7万吨增加到2149万吨,增长64.7倍;布由18.9亿米增加到710亿米,增长36.6倍;糖由20万吨增加到1449万吨,增长71.5倍;原煤由0.32亿吨增加到27.93亿吨,增长86.3倍。电视机、电冰箱、照相机、洗衣机、计算机、空调器等一大批新兴电子产品产量也从无到有,在改革开放以后呈迅猛扩张之势。电视机由1958年的0.02万台增加到2008年的9033万台,电冰箱由1956年的0.03万台增加到2008年的4757万台;房间空调器由1978年的0.02万台增加到2008年的8231万台。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资料,按照2000年不变价计算,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其中,烟草类占比49.8%,纺织品类占比29.2%,衣服、皮毛类占比24.7%,皮革、皮革制品、鞋类占比33.4%,碱性金属占比23.8%,电力装备占比28.2%,其他交通工具占比34.1%;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除机动车、拖车、半拖车一个大类外,其他21个大类所占份额均名列世界前六位。而在发展中国家中,除机动车、拖车、半拖车一个大类名列第十一位外,其他21个大类所占份额都名列第一位。

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对服务业的需求,还在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良性互动中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建国初期到1978年,第三产业发展缓慢,195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只有191亿元,1978年增加到873亿元,年均实际只增长5.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第三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的深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120487亿元,比1952年实际增长84倍,年均增长8.3%。其中,交通运输增加值由1952年的2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6590亿元,实际增长113倍,年均增长8.8%。批发和零售增加值由80亿元增加到23101亿元,实际增长49倍,年均增长7.2%。金融、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金融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6817亿元,实际增长242倍,年均增长10.3%。房地产业由1952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720亿元,实际增长85倍,年均增长8.3%。不仅如此,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兴产业也如雨后春笋,在改革开放30年中萌芽并迅速发展起来。

工农业产品产量位次大幅前移,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解放初期,我国没有一种农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工业中钢产量仅居第26位,原油仅居第27位,发电量仅居第25位。经过60年的发展,2007年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水果等产品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甘蔗、大豆分别居第三、四位。主要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棉布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其他主要产品产量的位次也明显前移。

三)、经济结构实现由低级到高级、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所有制结构单一,分配绝对平均主义,城镇化水平很低,地区发展不协调。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结构在逐步改善中趋向合理和优化。

产业结构基本实现由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农业在经济中占居主要地位,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6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1952-1978年,随着“重点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工业占比迅速提高,到1978年,工业占比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44.1%,而农业占比则由51%下降到28.2%。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继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也得到大力促进。到2008年,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28.2%下降为11.3%,第二产业由47.9%上升为48.6%,第三产业则由23.9%大幅上升至40.1%。

工业结构实现了从门类简单到齐全,从以轻工业为主到轻、重工业共同发展,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共同发展的转变。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基本上以农副产品加工和采掘业为主,且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整体水平很低。经过60年的建设,工业结构门类逐步齐全,钢铁、有色、电力、机械、轻纺、食品等工业部门逐步发展壮大,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都有。一个行业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轻、重工业关系逐步趋于协调。1949年轻重工业比重为73.6:26.4,此时的工业主要为手工作坊,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1978年,轻重工业比重尽管有了很大变化,为43.1:56.9,重工业占比已经高于轻工业,但技术含量不高,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等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工业内部结构向更高层次演进。2008年,轻、重工业比重分别为28.9%和71.1%,重工业占比大幅上升,高技术产业、大企业、企业集团不断强化,企业组织结构明显改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壮大,为工业经济由大变强奠定了基础。

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建国以后特别是“文革”期间,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相适应,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基本上没有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后,随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所有制理论认识的重大飞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到200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28.3%,集体企业占2.4%,非公企业比重上升到65.6%。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23.5%。

分配结构实现从绝对平均主义到以按劳分配为主、资本和技术等收入为辅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转变。建国初期到1978年,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分配关系表现为“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居民收入分配则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逐步发生改变,资本、土地、技术与劳动共同成为分配要素,而且资本、土地和技术参与分配的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中,工薪收入占66.2%,比1990年下降9.6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占8.5%,财产性收入占2.3%,转移性收入占23%,分别比1990年提高7.0、1.3和1.3个百分点。2008年,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38.9%,比1985年提高20.8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占51.2%,下降23.2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已占到3.1%。

城乡结构经历了以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转变。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藩篱,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此后至1978年,随着国家对工业投入的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缓慢上升,1978年达到17.9%。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比建国初期上升了35.1个百分点,年平均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1978年到2008年年平均上升0.9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提高了吸纳就业的能力,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1952年的12.0%上升到2008年的39.0%。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08年,我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72万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2%。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99.7%。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区域结构实现了由低水平不协调到各具优势、协调发展的转变。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1952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68.3%,而中、西部分别只占21.3%和10.4%。此后,我国实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通过计划手段配置资源,工业布局由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逐步缩小。1978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下降到59.2%,而中、西部分别上升到25.1%和15.7%。改革开放以来,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重又拉大,2000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比1978年上升了10.5个百分点,中、西部则分别下降6.3个和4.2个百分点。但在新的世纪,我国政府相继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逐步缩小,2008年,东部地区占比68.9%,比2000年降低0.8个百分点;中部占比19.0%,提高0.2个百分点;西部占比12.1%,提高0.6个百分点。

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建国初期,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极其薄弱,生产和生活均受到较大影响。建国以后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依然比较滞后,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经过前期工业化的积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并逐步由发展瓶颈转变为促进发展的推进器。

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建国60年来,我国发展农田水利事业有两个重点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农村集体经济时期,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各大队、生产队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基本形成了遍布全国多数农村的以中小型水库、机井(水塘)以及灌溉渠网为主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此段时期农业的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个时期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散生产的模式,在改革开放前期,农村水利设施长期处在疏于管理、年久失修的状态,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更高的层次上修建防洪、排涝、灌溉等工程设施,农业生产的水利条件在恢复中明显提高。到2008年底,全国共有大中型水库3710座。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1996万公顷扩大到2008年的58472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52年的18万千瓦增加到2008年的82190万千瓦。

能源生产能力由弱变强,终结了“贫油”、“缺电”历史。作为经济发展血液的重要基础产业,能源生产一直得到高度重视,60年的建国史同时也是能源生产能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2008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6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108.5倍,年均增长8.3%,已经成为世界上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原煤产量由1949年的0.32亿吨扩大到2008年的27.93亿吨,增长86倍。原油产量由1949年的12万吨扩大到2008年的1.90亿吨,增长1580倍。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185万千瓦,2008年末达到7亿多千瓦,发电量由1949年的43亿千瓦小时增加到2008年的34669亿千瓦小时,增长805倍。

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基本形成。60年来,交通运输建设成效显著,不仅满足了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2.18万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7.97万公里,增长2.7倍。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路况大为改善。公路里程由1949年的8.07万公里增加到201万公里(不含村道),增长23.9倍。特别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8年总长度已达到6.0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由1949年的7.36万公里增加到12.28万公里。民用航空已开通1532条国际国内航线,航线里程达到246.18万公里。输油(气)管道里程由1958年的0.02万公里增加到5.83万公里。

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初步建成。建国初期到1978年,我国的邮电通信事业发展相对较慢。全国局用交换机容量由1949年的31万门发展到1978年的40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由1949年的21.8万户升至1978年的192.5万户。但在改革开放后,邮电通信业实现超速发展,2008年全国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50863万门,比1949年增长1631倍。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4036万户,比1949年增长1560倍。移动电话用户从无到有,由1988年的0.3万户增加到2008年末的64125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1.5亿户。电话网络规模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到79.8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0890万个。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近3亿人,居世界第二位,宽带上网人数2.7亿人。全国邮电业务总量从1978年的34.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3650亿元,增长930倍。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8.4%。

五)、对外经济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建国初期,我国对外贸易仅限于原苏联和东欧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规模极其有限,基本上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对外开放之路,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一跃而成为世界对外贸易大国。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总量跃居世界第3位。对外贸易在经历了1952-1978年的低速徘徊后,进入加速发展时期。60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5616亿美元,增长2266倍,年均增长14.2%,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17.4%。出口额由1950年的5.5亿美元扩大到2008年的14286亿美元,增长2596倍,年均增长14.5%,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18.1%;进口额由1950年的5.8亿美元扩大到11331亿美元,增长1953倍,年均增长14.0%,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16.7%。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的第29位跃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与德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9%。与此同时,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1980年,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高达50.3%,2008年,初级产品比重已经降到5.4%,机电产品等工业制成品比重则上升到94.6%。量的增加和结构的改善使我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对外贸易大国。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建国之初到1978年,我国利用外资渠道单一,规模很小。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在近乎空白的基础上迅速发展。1979-2008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526亿美元,平均每年284亿美元,2002年以来利用外资一直居于世界前三位。198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9.2亿美元,2008年达到924亿美元,年均增长20.2%。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近30%,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

对外经济合作从无到有,“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以直接参与海外工程、劳务合作和技术合作为特点的对外经济合作发展迅速。2008年,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合同金额达到113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51亿美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50.1倍和37.5倍。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随着“走出去”战略的付诸实施,对外投资也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03年到2008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分别为29亿美元、55亿美元、123亿美元、176亿美元、248亿美元和407亿美元。

六)、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建国初期,人民生活积弱积贫,挣扎在贫困线上。到1978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处在温饱不足状态。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走向小康,到2000年总体上实现小康,并逐步向全面实现小康转变。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步加快,财产性收入进入寻常百姓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8.5倍,年均增长5.2%,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4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其中1949-1978年年均名义增长3.9%,1979-2008年年均实际增长7.1%。收入的增加使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的8.6亿元增加2.5万倍,人均由1.6元增加到16407元。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拥有的财产性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由无到有,上升到2008年的2.3%。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改善。建国之初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在57%以上,在温饱最低线和贫困水平之间徘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高达60%以上,一直处于贫困线以内。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居民人均消费1952年为80元,1978年为184元,2008年为818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提高了15倍,年均实际增长5.1%,比1978年提高8倍,年均实际增长7.6%。居民消费结构也改善明显。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57年的58.4%下降到37.9%,农村居民家庭由1954年的68.6%下降到43.7%。从耐用消费品看,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在城镇地区逐步普及,汽车、家用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08年,城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达到132.9台,家用电脑拥有量59.3台。农村居民彩色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摩托车等普及率也不断提高。2008年,农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达到99.2台,家用电脑拥有量5.4台。电话普及率由1990年末的1.1部/百人提高到2008年末的74.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迅速上升,达到48.5部/百人。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在顺利地向前推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建国初期到1978年,社会保障实际上是国家保障,但层次较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在城镇,到2008年末,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891万人,比1989年增加16181万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1822万人、12400万人、13787万人和9254万人,比1994年分别增加31422万人、4432万人、11965万人和8338万人。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医疗改革试点也在加快推进。截至2008年底,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595万人。2008年,2729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91.5%。低保等制度的实施使得低收入居民生活得到保障。2008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61万人。2008年有233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430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扶贫取得的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体现在消灭贫困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建国初期到1978年,虽然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加上长期实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对增加产出积极性的压制,1978年全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仍还约有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改革开放后,消灭贫困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通过政策支持和寻求国际合作,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到2007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为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在消灭贫困方面,中国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七)、科技和教育实现了落后到突飞猛进发展的转变,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和教育水平十分落后,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不足500人,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科技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成果举世瞩目,一些技术领域取得世界先进水平,文盲率大幅下降,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

科技投入稳步增加,科技事业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建国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8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57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比1991年增加0.87个百分点;2007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454万人,是1991年的2倍。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明显增长,已成为中国科技人才队伍的主体。目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对科技的重视和科技投入的增加使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建国初期到1978年,我国科技人员成功爆破了原子弹和氢弹,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在世界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等一批举世瞩目的尖端技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成果更是层出不穷,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不断升级并全部研制成功。中国科学家与世界其他国家科学家一道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在世界上首次构建成功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量子信息领域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成功,“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六号、七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高性能计算机曙光5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位,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超级杂交水稻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提高我国水稻产量、确保粮食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基础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教育结构不断改善。建国初期到1978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同时也适度发展高等教育。文盲率由1964年的33.58%下降到1982年的22.81%;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义务、高等、职业等教育方式都得到迅速发展。

四,改革开放30年我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农业、能源、原材料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显著加强,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退耕还林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完成或向前推进。

一)、改革开放以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发展轨迹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1979-2007年,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累计达到297985亿元,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38.4%,年均增长19.9%,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幅高4.2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1978-1989年:起步阶段,集中力量加大重点行业投入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社会百废待兴,全社会投资规模较小,虽大部分投资都用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为改变这一状况,1979-1989年的11年间,国家利用有限资金加大了对重点行业的投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479亿元,年均增长10.7%。

为填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缺口,重点缓解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瓶颈制约,国家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能源、交通等国家重点项目。1982-1989年,国家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19个,累计完成投资2486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29%。其中能源、基础原材料工业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项目261个,计划总投资2927亿元,占全部重点建设项目的94.2%。

这一时期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1978-1989年,农林牧渔业累计完成投资509亿元,占全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8.9%,这一比重比2007年高出6.1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也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投资快速发展阶段。1979至1989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39亿元,年均增长25.8%,比同期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幅高15.1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建成了“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一大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大型水利工程;建成了葛洲坝水电站、平朔露天煤矿等153个重点能源项目;建成了冀东水泥厂等88个重点原材料项目;建成了大秦电气化铁路一期工程、秦皇岛煤码头三期工程、北京-武汉-广州同轴电缆载波工程等125个重点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项目。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长度为18.5公里的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985年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一期工程投产;1984年吉林白山水电站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新增发电机组90万千瓦;1984年河北冀东水泥厂建成投产,新增水泥生产能力155万吨/年;1981年襄樊至重庆的襄渝线建成投入使用,新增营业里程895公里。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缓解了能源、原材料、交通、通讯等行业供应紧张状况,改善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偏重工业、轻轻工业和社会基础产业的投资结构,为下一步国民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1990-2002年:迅猛发展阶段,国债投资极大促进了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邮电通信、原材料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部署,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迅速增长。1990-2002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0249亿元,年均增长26%,比1979至1989年年均增幅高15.3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社会投资年均增幅高4.5个百分点。

这一时期,国债资金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作用非常突出。1998年起,在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国家为启动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2002年5年内共发行66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农业、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中央储备粮库等基础设施项目,另外有部分技改贴息资金用于一些基础产业的技术改造项目。这些资金的投入,带动了大量社会资本的进入,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从而进一步带动全社会投资和整个经济的稳定增长。1998-2002年5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73380亿元,年均增长13.1%,比同期全社会投资年均增幅高2.2个百分点,有力地带动了全社会投资的增长,也使国民经济平稳度过困难时期。

1990年至2002年,是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一大批重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并开始发挥效益。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黑龙江和内蒙古100亿斤商品粮基地等项目使我国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改善;神府东胜矿区、新疆塔里木油田、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二滩水电站等工程缓解了能源紧张状况;京九铁路、北京西客站、上海浦东和广州白云新机场、上海地铁二号线等项目投产,沈大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如火如荼阶段,现代化交通网络开始形成;水利方面进行了长江、黄河等主要干流、湖泊的防洪堤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开始启动。

(三)2003-2007年:稳固发展阶段,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投资增长加快,国家资金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样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政府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使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水平又有了大幅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2003年到2007年的5年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182703亿元,是1978年到2002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基本建设投资的1.6倍。5年年均增长24.9%,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9.2个百分点。2007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施工投资项目143971个,比2002年增加45973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71450亿元,比2002年增长1.6倍。这一时期的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能源和基础原材料投资快速增长。2003年到2007年5年间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8.7%,其中煤炭采选业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年均增长分别高达47.2%和45%;基础原材料工业年均增速达44.9%。

二是国家在政策、资金上注重加强对中西部的扶持,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2003至2007年,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施工项目401960个,占全国的65.7%,比2002年提高5.4个百分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94916亿元,年均增长达28.5%,比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水平快3.6个百分点。

从投资资金来源看,中西部地区5年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为8876亿元,占全国的61.7%,比1995年和2002年分别提高0.6个和5.6个百分点。国家资金的注入,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的矛盾,带动了其他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使中西部地区建成了一大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如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渝怀线铁路,甘肃宝天高速公路,陕西黄延高速公路,贵州黔西电厂,陕西宝鸡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内蒙古锡盟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等。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极大地改善了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面貌,为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渠道开始多样化。改革开放初期,用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的资金中,基本上都是国家资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和民间资本在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较好地解决了国家资金不足的问题。1978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基本上都是国家财政资金,而在2007年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占8.4%、国内贷款占23%,利用外资占1.8%,自筹资金占59.9%。投资主体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占62.3%,外资占4.8%,私营个体占5.8%。虽然国有投资对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占绝对控股地位,但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已逐步多样化。

四是先后建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项目。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包括石油、钢铁、电力、铁路、地铁、港口、机场等多个行业建设工程,如西气东输管道基建项目,西电东送工程,大庆油田开发产能建设工程,中海油海上油气田勘探开发投资项目,浙江镇海800万吨/年炼油扩建工程,上海赛科90万吨/年乙烯工程,广东江门、浙江乌沙山和北仑、江苏太仓、福建后石、山西阳城等电力项目,青藏线、宁西线、渝怀线、株六复线、浙赣线、朔黄线、内昆线等铁路项目,福建三福高速公路项目,广州地铁二号线工程,天津港扩建工程,洋山深水港集装箱项目一期工程,广州白云机场迁建工程等。2008年底前三峡工程全部机组也将交付使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30年的大规模投资建设,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曾经是国民经济“瓶颈”的基础产业生产能力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城乡面貌极大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经济运行基础更加牢固,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增强。

(一)农田水利建设投资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要用不足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1/5的人口。为保证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国家不断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1979年至2007年,农林牧渔水利业累计完成投资16202亿元,年平均增长13.2%。这些投资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和防护林工程建设。通过30年大规模的建设,我国农林牧渔水利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增强了防洪、防涝、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7年,我国共有水库85412座,水库总库容6345亿立方米,分别比1990年增加2025座和1685亿立方米;堤防长度增加6.4万公里,堤坊保护面积增加1352万公顷;建设灌区506处,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新增711万公顷。2007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50160万吨,比1978年增产64.6%;棉花762万吨,是1978年的3.5倍;油料2569万吨,是1978年的4.9倍;糖料12188万吨,是1978年的5.1倍。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建设稳步推进,规划调水总规模448亿立方米,建成后将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共同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全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目标。

(二)能源工业生产能力极大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1979年至2007年,能源工业累计完成投资83402亿元,年平均增长17.6%。其中电力投资年平均增长19.3%。通过大规模的投入,我国能源供给能力迅速增强。

2007年,原煤产量达到25.26亿吨,是1978年的4.1倍。1995年组建的神华集团,到2007年底已建成59个累计生产能力近3亿吨的煤矿,成为全球最大煤炭生产企业。修建了全长1377公里煤炭运输铁路专用线和1925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电厂,煤化工、风力发电等项目在加紧建设,全国第一个煤制油项目也将于2008年投产。

2007年,原油产量1.86亿吨,是1978年的1.8倍;天然气产量为692亿立方米,是1978年的5倍。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海洋石油工业,随着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成立,获得了高速发展,海洋油气产量从1982年的9万吨迅速升至2007年的4047万吨油当量。

到2007年底,发电装机达71822万千瓦,是1978年的12.6倍。其中火电55607万千瓦,水电14823万千瓦,分别是1978年的14倍和8.6倍。自1985年第一个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以来,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到2007年,已形成885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风力发电迎来发展高峰,2007年装机容量为420万千瓦。

与此同时,能源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在石油勘探开发、水电建设、综合机械化采煤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节能环保取得进展,2007年国家核准关停小火电1438万千瓦,实际关停2336万千瓦;与2006年相比,6000千瓦及以上燃煤电厂供电标准煤耗降低11克/千瓦时,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减少0.07个百分点。

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23.5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26.6亿吨标准煤,1979年至2007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4%,支持了GDP年均增长9.8%的速度。

(三)交通运输建设突飞猛进,由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管道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1979年至2007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累计完成投资74246亿元,年均增长19.9%,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高。

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至2007年的7.8万公里,增加了2.6万公里。这些新增里程大部分是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1978年我国国家铁路电气化里程仅为1000公里,2007年达2.4万公里。建成了上海磁悬浮、广深高速铁路等工程。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时速350公里的京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通车,京沪高速铁路也已经开工建设。

2007年,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的89万公里增至358万公里,增长了3倍,其中高速公路由1988年的0.01万公里增至5.39万公里,增长了538倍。“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初步形成,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路况明显改善,带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到2007年底,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为2876万辆,而1985年仅为28.49万辆,增长了近100倍。

民用航空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07年底,我国民用航班飞行机场148个,比1985年增加了66个;航线1506条,比1990年增加了1069条;民用航空运输线路长度为234万公里,比1990年增加183万公里。

水运和管道运输也取得很大成绩。2007年,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38.82亿吨,是1980年的17.9倍;管道输油(气)里程5.45万公里,是1978年的6.6倍。上海港口已成为全世界最大港口,年吞吐量近5亿吨。

(四)信息通信和邮政基础网络发展迅速,信息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之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之后,我国信息通信和邮政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先导产业。1979年至2007年,我国邮政和电信业累计完成投资20581亿元,年均增长16%,建设了“金卡”、“金税”、“金关”、“金盾”等一批国家重点信息化建设工程,同时坚持以竞争机制促进发展,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了管理先进、服务一流、规模效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通信集团公司。目前已建成了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茅。邮政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分布广泛。固定电话用户由1978年的193万户猛增到2007年的36564万户,增长189倍;移动电话从无到有,2007年末已达5.5亿户。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由406万门升至5.1亿门,增长125倍;邮政业务总量从34亿元增加到19805亿元,增长580倍;邮政营业网点从49623处增加到70655处,增长42.4%。

(五)城市公共交通、绿化、污水处理、供水供气等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服务业涉及到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服务体系的建设。1979年至2007年,我国环境管理和公共设施服务业累计完成投资37705亿元,年平均增长31.6%,是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中年平均增速最快的行业。2007年末,全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车34.8万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0.2标台,比1990年增加8台;城市道路24.6万公里,是1980年的8.2倍;城市道路面积达42.4亿平方米,人均11.4平方米;城市园林绿地面积170.9万公顷,是1980年的20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

30年来,我国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障能力大幅度增强。2007年,城市供水总量502亿立方米,是1980年的5.7倍,用水普及率达到93.8%,比1980年提高12.4个百分点;城市供气管道长度22.1万公里,是1980年的39倍,用气普及率达到87.4%,而1980年仅为16.8%。2007年,我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10337万立方米,是1996年的9倍。

(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文明进步重要体现。改革开放30年来,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强,1979年至2007年,我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累计完成投资24465亿元,年平均增长10%,行业基础设施水平显著增强。

教育文化方面:随着“两免一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的推进,我国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到2007年底,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908个,比1978年增加1310个;特殊教育学校1618所,比1978年增加1326所;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3217座,比1978年增加377座;公共图书馆2799个,比1978年增加1581个;博物馆1722个,比1978年增加1373个。

卫生方面:到2007年底,我国拥有卫生机构29.8万个,比1978年增加12.9万个;卫生机构床位370万张,比1978年增加166万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85个,比1978年增加596个;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37个,比1978年增加18个;妇幼保健院3051个,比1978年增加480个。

体育方面:2004年,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比1995年增加了1.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平方米,比1995年增加了0.38平方米。

30年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长,大批项目建成投产,使基础产业飞速发展,基础设施能力极大增强,缓解了国民经济“瓶颈”制约,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基础设施建设在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能源、基础原材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任务仍然艰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克服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坚实的基础。

五,新中国经济建设辉煌成就

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我们终于结束了自1840年以来百余年遭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历史,赢得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从“一盘散沙”“文盲充斥”“民不聊生”的极端落后状态开始,开启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主发展道路。历经7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努力,现在我们实现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这一伟大跃迁的基础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理解这70年的经济发展成就,需要在不同时期中国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治理模式不断演化的框架下展开。

1949—1978年:“站起来”

1949年到1978年期间是新中国实现“站起来”的三十年。1949年的中国是一个经历百年动荡、百废待兴的极度贫困国家。仅三年,中国就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高于历史最高水平,并且稳定了财经,初步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经济治理的卓越能力。

1953年到1957年,中国通过学习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开启了工业化历程,初步建立中国工业化的雏形,推动中国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国是在极其不利的国际环境中开展经济建设。对发展落后的焦虑以及外部安全压力,使得这一时期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战略脱离了客观国情以及正常的发展轨迹,导致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走了弯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启的“三线建设”也是迫于外部安全压力所采取的防御式发展战略,降低了中国工业化的效率。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远低于潜在增长率,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在党的领导下赢得了国家独立,开辟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探索之路,中国逐渐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期。

从发展成就来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新中国经过30年的发展建设真正实现了“站起来”,取得了如下主要成就。第一,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第二,初步建立了工业化体系,工业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期的推进器。从经济发展来看,1978年中国GDP规模和人均GDP规模分别为3678.7亿元和385元,经济增长速度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远远好于建国前的发展时期。第三,人力资本总体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基本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各项卫生指标大幅度提升,人均预期寿命从建国初的41岁上升到66岁,实现从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跃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既与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显著发展有关,也与建国后先后展开的扫盲运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等社会动员机制有关,体现了党在这一发展时期对于社会发展的治理能力。第四,中国抓住有利时机回归国际社会,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逐步实现与世界主要大国关系的缓和,为中国实施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这些成就为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奠定了制度基础、物质基础、人力资本基础、国际环境基础。

1978—2012年:“富起来”

1978-2012年期间是中国实现“富起来”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缓解,但是整体上仍旧是一个贫困大国。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1981年的贫困发生率高达84%,明显高于印度(60%)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51%)。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从封闭型经济体逐步转向开放型经济体。改革和开放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先后经历了从改善到脱离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并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成就使得中国从贫困大国(或低收入国家)逐步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这一时期的发展成就,从外因讲主要是外部国际环境的明显改善,从内因上讲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得党的领导保持战略定力,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依据中国各阶段发展国情,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形成发展的接力赛机制。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中美建交,积极争取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举措创造对外开放的有利格局。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活力,积极为人民创造经济机会,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发展基础,使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际局势动荡的条件下站稳了脚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1992年以后,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此后,中国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建设,包括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就业制度、土地制度、外贸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通过推进一系列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建立、完善到深化的不断升级。对外开放事业也进入新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的外部动力,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国。2012年中国的GDP规模和人均GDP规模分别是538580.0 亿元和39874 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12年的36.2%和39.3%。

2012—2050年:“强起来”

2012年以后,中国开始从“富起来”的发展阶段逐步迈向“强起来”的发展阶段,开启强国时代。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基于以下几个主要标志。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12年的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按照人均GDP水平首次把中国列为中高收入国家。按照汇率计算的中国GDP规模在2010年超过日本,按照购买力平价衡量的中国GDP规模在2014年超过美国。从工业化基础来看,中国在2011年发电量超过美国(而这个指标在1950年仅为美国的1.2%)成为世界第一,各类基础设施的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有力地支撑了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从工业体系来看,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行业齐全的强大工业体系,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2015年中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大约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新发展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得到落实,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经济突出地体现为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活力强。体量大是指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空间大,不仅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韧性强是指抵御外部风险能力强,地区之间的回旋余地大。潜力足是指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仍旧显著低于发达国家,仍旧存在较大的追赶空间,经济仍旧处于中高速增长发展阶段。活力强是指创新驱动动力足。以数字经济为例,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在不断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创造就业的重要动力。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32.9%。

六,中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过努力,目前,中国已在不少领域建立起技术优势。本文梳理了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顶尖技术,以飨读者。

激光技术

我国激光技术处于世界第一。

2013年9月9日,中科院网站公布,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

2016年,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研制工作成功实现5拍瓦激光脉冲输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何理解5拍瓦激光脉冲输出呢?1拍瓦等于1千万亿瓦,相当于全球电网平均功率的500倍。超强超短激光被认为是人类已知的最亮光源,是全球激光科技的最新前沿和重点竞争领域,具有重大科技意义与应用价值。

2017年10月,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研制工作成功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再度刷新激光脉冲输出功率纪录。

导航卫星技术

中国的全球导航卫星技术和美国GPS技术并驾齐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全面实现了关键器部件100%国产化,其中重点攻克了星载原子钟等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尤其是,首创“星间链路技术”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中国方案。

北斗三号的最大功能特色就是精确授时。比如,北斗三号卫星上的星载铷原子钟精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精准度达到创纪录的每天100亿分之5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位置报告功能(即有源定位),这是中国北斗重要的技术创新,它利用无线电测定技术,能精准定位“你、我、他”方位。

此外,短报文通信功能也是北斗系统在全球的一大“绝招”。北斗导航卫星的最终用户通过这个终端,不仅能第一时间知道自己的精确位置,还可以通过短信——短报文将自己的具体情况告诉另外一个人。这个功能在沙漠、大海、山林等没有网络覆盖的地区,以及发生自然灾害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全世界超过一半以上的国家使用北斗系统,北斗系统对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反卫星技术

寄生星是中国独有的反卫星技术,被称为是我国“镇国之宝”。具体来看,寄生星就是一种由己方投放、能寄附在对方卫星上的微小型卫星。

由于寄生星是平时寄附在对方卫星上、这就要求寄生星的体积和质量应做得很小,以免在正常情况下,影响对方卫星的正常工作。

航天技术

中国航天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经历了由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由末级一次启动到多次启动、从串联到并联、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载物到载人的技术跨越,逐步发展成为由多种型号组成的大家族,并具备进入低、中、高等多种轨道的能力,入轨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19年3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飞行300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5.33%。

量子通信

中国在量子科技领域具领先优势,特别是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基础科研成果走在世界前列。

2016年8月,中国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2017年,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成码率已达到10kbps量级,成功验证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的可行性。目前,经过系统优化,密钥分发成码率已能够达到100kbps量级,具备了初步实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完成首个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后,又迎来一项重大突破,中国联通建成全国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各项结果均达到设计目标。据业内专家预测,中国在卫星量子通信方向领先欧美发达国家大约五年左右。

高原铁路建设技术

青藏铁路是世界高原铁路技术难度最大的技术,目前,全球只有中国能够完成建造此种铁路。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原线路里程最长、沿线环境最恶劣的铁路。青藏铁路的技术难度有三个:

1. 冻土层达20米:青藏铁路路轨是铺设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路基下是多年冻土层,有的地方冻土层一度厚达20多米;冻土层在季节升高时会融化下降,寒冷的冬季季节冻结膨胀,因此,一起一降会严重影响铁路路基的稳定。青藏铁路要经过冻土地段长达550公里,是整个青藏高原铁路全长的50%。

2. 生态十分脆弱:青藏高原由于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土层浅薄贫瘠,生态十分脆弱,假如遭受人为破坏,几乎不可能再恢复。因此,铁路建设工程用于环保方面投资预计超过20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10%左右,占比如此之大,在国内建设史上尚属首例。

3. 高寒缺氧:高原上氧气稀薄且气温低,在如此特殊气候条件下施工,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都是一种非常严峻的考验。在施工中,中国工程师们通过发明,创造出新技术,加强了电器系统的耐低温性能,提高了动力系统的供氧量,使得这些设备变成世界上最先进的高原工程设备。

除此之外,青藏铁路是全亚洲第一条完全基于先进GSM-R通信系统的铁路。

汽车电池技术

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电池技术。例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是一种采用新结构、新工艺的磷酸铁锂电池,其技术创新点主要在于充分利用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好的特点,在电池系统设计中取消中间层次的模组,能明显提高其系统的体积能量比和重量能量比,拓展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空间。

移动通信技术

中国的5G技术全球领先。从国际标准、技术专利、产业能力等三个客观指标对比来看,中国的5G产业已超越美国处于全球第一的位置。全世界有500多万座4G基站,其中,中国就有近400万座,占比达80%。

数据显示,在最新的5G R16标准上,中国主导21个标准,占了全部项目的40%,位列世界第一。

深潜器建造技术

中国的蛟龙号是世界排名第二的深潜器,可以下探水下7000米的深度。“蛟龙”号采用特制钛制船体,能承受强大的深海压力。“蛟龙”号经过创新改进后,能够抵达几乎全世界海域的底部,将使中国超越日本、俄罗斯、法国和美国,成为“深海潜艇俱乐部”中的佼佼者。

“蛟龙号”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其最大下潜深度达7000米,能在世界海洋面积99.8%的海域使用。

2. 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功能,为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

3. 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

4. “蛟龙”号采用特制钛制船体,能承受强大的深海压力,并确保载人潜水器能在特殊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

超大型开凿山体隧道的设备制造技术

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目前,全球2/3的盾构机都是中国制造。

在中国盾构机制造六大巨头中,仅中铁装备一家的盾构机订单就达到1400多台。2017年与2018年,中铁装备的盾构机产销量都是世界第一。不光产销量大,全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全球最大的矩形盾构等先进技术和产品也都来自中国。

芯片设计

麒麟、龙芯等是世界一流水平的芯片产品。特别是,华为公司的麒麟芯片已走在全球前列。麒麟990手机芯片是7纳米工艺,其设计能力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超大型造桥技术

中国拥有“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誉。其中,杭州湾大桥和港珠澳跨海大桥是经典之作。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被称之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荣获“2020年国际桥梁大会(IBC)超级工程奖”。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沉管隧道最长、寿命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的跨海大桥;大桥工程技术及设备规模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据悉,港珠澳大桥实施了300多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超过500篇(科技论文235篇)、出版专著18部、编制标准和指南30项、软件著作权11项;创新项目超过1000个、创建工法40多项,形成63份技术标准、创造600多项专利(中国国内专利授权53项);先后攻克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带动20个基地和生产线的建设,形成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了中国跨海通道建设工业化技术体系。

巨型水电站建设技术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代表世界水电技术的最高水平。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基地,也是目前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安装了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

太阳能发电技术

中国太阳能发电技术世界领先,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

中国在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例如,砷化镓组件和铜铟镓硒组件在光电转化率方面打破了三项世界纪录,远超越美国;全球最大漂浮式太阳能电站坐落于安徽省淮南市的一个已废弃煤矿开采场的水塘上,共安装了166000块面板,规模高达40兆瓦。总体来看,太阳能发电技术相较于水电、火电等技术具备更多的优势。

生物燃料技术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所谓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不同于石油、煤炭、核能等传统燃料,这些新兴的燃料是可再生燃料。工业、农业、林业、一般家庭制造出的可生物分解的产物都可以作为原料。

我国有丰富的非粮生物质资源有待开发利用,除了有农作物秸秆、甜高粱、木薯、红薯外,还有甘蔗、甜菜、芒草、柳枝稷等。

核电技术

中国的核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例如,中国的“华龙一号”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在我国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我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发的全球先进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当今,全球在建的核电机组约有三分之一位于中国。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估计,到2030年,中国就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核能国家。

此外,作为世界上六大核电大国之一。目前,中国正在研究四代堆型技术——高温气冷堆,其中,石岛湾核电站是其中一个示范项目。

云计算技术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Gartner2020年发布的云厂商产品评估报告显示,在云计算大类中,阿里云以92.3%得分率排名第一;在存储和IaaS基础能力大类中,阿里云位列全球第二。

此外,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在云计算领域也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全球化的运营能力和世界级的品牌影响力。

物联网技术

中国的物联网不但发展迅速,而且从网络到终端,从技术到应用,从产品到服务,都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物联网中心主任陈大鹏说,每一个物联网连接的耗电量都微不足道,甚至低于1毫瓦,但如果将连接数乘以100亿,就可能达到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规模。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量有可能达到350亿。

高速铁路技术

中国高铁技术处于全球第一水平。中国高铁实现了列控核心技术的“三个100%国产化”,即系统平台及关键技术100%国产化、核心软件100%国产化、成套列控装备的100%国产化,打破列车运行控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能够对西方技术和装备进行全面替代。

例如,复兴号在高压技术、牵引技术、制动技术、辅助供电技术、车上故障信息、控制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技术等技术方面,不仅实现了完美的集合,而且突破了国外的封锁,逐渐形成中国标准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复兴号在使用寿命上比之前的和谐号延长了10年时间,可达到40年的使用寿命。复兴号的安全控制系统向上提升了一个档次,在列车出现异常,或者遇到地震、或遇到恶劣的天气的特殊情况下,动车不需人工操作,便可以自动降速限速来保证动车组的安全。

超级稻及其他农作物杂交技术

超级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和“共和国勋章” 。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涉及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

论坛发布了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包括: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量子云算力集群、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完成总装、第三代“香山”RISC-V开源高性能处理器核、“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转角氮化硼光学晶体原创理论与材料等。

——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清华大学戴琼海团队研制出的国际首个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在智能视觉目标识别任务方面的算力是目前高性能商用芯片的3000余倍。

——量子云算力集群。由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团队联合完成,实现了五块百比特规模量子芯片算力资源和经典算力资源的深度融合,总物理比特数达到590,综合指标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完成总装。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术等级重型燃气轮机,具有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等特点,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大国重器新突破:看9大硬核科技,品国之底气!

2024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充满重大成就和技术突破的一年。上半年,我们从航天领域的嫦娥六号探月任务,到第三大航母福建舰海试成功,再到深海工程的"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的安装,以及天文学领域的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的建成等9大国之重器,都有了新的突破,体现了中国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那么接下来,老陈就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一下2024年上半年,我们都有哪9大硬核科技,有了新突破吧。

先回顾一下2月份的3大国之重器

2月26-28日,接连三天传来好消息,依次分别是:我们的甬舟号盾构机涂装“瑞龙”下线、“地面空间站”正式运行、我国自主研制大功率重型燃气轮机样机总装下线。

甬舟号盾构机,是穿海利器,用于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挖掘进。这是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又一创新,盾构机作为隧道施工的关键设备,其下线标志着中国在地下工程设备制造方面的能力。盾构机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确实是大国重器,曾经也是被卡技术的科技,如今我们已经走上世界领先地位。

“地面空间站”的正式运行,是我国空间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补充,它为航天员训练、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站模拟提供了重要平台。该设施的建成和运行,体现了我国在空间科技领域的全面布局和长远规划,更展现了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

我国自主研制大功率重型燃气轮机样机,是具有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合样机,该机总装下线,是我国重型燃气轮机自主创新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在能源动力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功率燃气轮机是高效能源转换的关键设备,对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5月四项大国重器有新突破

3月26日,"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安装就位,"海基二号"是亚洲高度最高、重量最大的导管架,也是中国深海工程的一个里程碑,代表了中国在深海资源开发领域的技术突破。该导管架能够在极端深海环境中稳定作业,其设计和建造技术在国际上具有先进性。

"海基二号"的安装就位,不仅提高了中国在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能力,也为深海矿产和生物资源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平台。

4月25日,神舟十八号(神十八)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里程碑。神十八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持续进展,更体现了中国在航天员长期驻留空间站的技术能力。神十八搭载了先进的生命保障系统和科学实验设备,这些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为未来的深空探索任务奠定了基础。

5月8日,福建舰海试成功,该舰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其成功海试标志着中国海军力量的进一步提升。福建舰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电磁弹射系统,这使得舰载机的起飞效率和作战能力大幅提升。此外,福建舰还装备了先进的雷达和防御系统,提高了其在复杂海况下的作战和生存能力,这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领先的。

5月10日,我国首个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的建成,这是我国天文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该望远镜的建成将极大地增强中国在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研究的能力。

据悉,该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是我国自主研制,采用了创新的观测技术,能够对遥远星系中的行星进行高精度的观测。其中,天线口径、噪声温度、探测灵敏度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望远镜建成后,将有助于我国乃至全球的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

6月份双国之重器来了

6月2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六号,成功着落月球开启探月任务。嫦娥六号是中国深空探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月背"挖宝"任务在国际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可以说这是人类首次月背“按宝”之旅,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月球背面的探索能力,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还可能为人类提供关于月球起源和演化的新线索。

据悉,嫦娥六号携带的先进科学仪器,如月壤分析器和光谱仪,能够在月球表面进行高精度的化学成分分析,这些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6月10日,“海葵一号”完成海上安装,这是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也是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国之重器。作为海洋能源开发的重要设备,“海葵一号”的安装完成,代表了中国在海洋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进步。

2024年上半年,我国共有上天下海的9大国之重器,迎来了新突破,这是大国的底气。这9大硬核科技的突破,是我国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果,也是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展现。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不断前行,很多科研者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值得我们点个赞。

下半年,乃至未来,我国还将会有更多的国之重器、先进科技,迸发而出,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ShaneBrady:

9秒前:2个百分点。

翁杏兰:

8秒前: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是新生的制度,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它还不完善,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到挫折,出现反复,但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

林迪安:

9秒前:甬舟号盾构机,是穿海利器,用于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挖掘进。

冯喆:

3秒前:9倍,人均产量增长5.